动脉斑块和动脉血栓是一回事吗

动脉斑块和动脉血栓不是一回事,两者在形成机制、病理特征及临床影响上存在明显区别。动脉斑块是血管壁的慢性炎症性病变,而动脉血栓是斑块破裂后触发的急性血栓形成。
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表现,主要由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纤维帽形成导致。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因素可加速斑块进展,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体积增大会引起血管狭窄,表现为心绞痛或间歇性跛行。斑块稳定性是关键,纤维帽较厚的稳定斑块不易破裂,而脂质核心大、纤维帽薄的易损斑块可能因血流剪切力或炎症反应突然破裂。
动脉血栓则是斑块破裂后的继发事件,当斑块纤维帽撕裂暴露内皮下胶原时,血小板迅速黏附聚集形成白色血栓,同时凝血系统激活生成红色血栓,可能完全堵塞血管。这一过程往往急性发作,如冠状动脉血栓导致心肌梗死,脑动脉血栓引发脑卒中。血栓形成后可能脱落造成远端栓塞,需紧急溶栓或取栓治疗。
控制血压血脂、戒烟限酒有助于延缓斑块进展,定期血管检查可评估斑块稳定性。若出现胸痛、肢体无力等血栓症状须立即就医,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可用于预防血栓,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