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身上长蛔虫的危害

成人感染蛔虫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肠梗阻、胆道蛔虫症等危害。蛔虫病主要由饮食卫生不良引起,表现为腹痛、消瘦、肛门瘙痒等症状,需通过粪便检查确诊。
蛔虫寄生在肠道内会争夺宿主营养,长期感染可导致维生素A、蛋白质等吸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贫血、水肿等表现,儿童感染者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治疗需遵医嘱服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驱虫药物,同时加强高蛋白饮食补充。
大量蛔虫扭结成团可能堵塞肠腔,引发阵发性脐周绞痛、呕吐、腹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肠壁缺血坏死,需急诊手术解除梗阻。预防关键在于规范驱虫治疗,避免重复感染。
蛔虫钻入胆道会引起剧烈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等急性胆管炎表现。可能诱发化脓性胆管炎或肝脓肿,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行内镜取虫或手术治疗。既往有胆道疾病者感染风险更高。
蛔虫幼虫移行至肺部可引起咳嗽、血痰等Löffler综合征;侵入胰腺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进入阑尾易诱发阑尾炎。这些情况均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蛔虫代谢产物作为异种蛋白可诱发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驱虫治疗初期可能因虫体崩解加重过敏症状,需提前备好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应对。
预防蛔虫感染需严格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不饮生水。家庭成员应同时进行驱虫治疗,对患者衣物寝具进行沸水烫洗。出现持续腹痛、排便异常或营养不良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完善寄生虫检查,避免并发症发生。日常可适量食用南瓜子、大蒜等具有一定驱虫作用的食物辅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