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有异物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气管异物可能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喘鸣、声音嘶哑、面色青紫等症状。气管异物多见于婴幼儿,主要由食物、玩具小零件等误吸引起,需立即就医处理。
异物进入气管后,患儿会出现突发剧烈呛咳,咳嗽呈阵发性且难以缓解。咳嗽时可能伴随面部充血或流泪,这是气管黏膜受刺激后的反射性反应。若异物较小且未完全阻塞气道,咳嗽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家长需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哭闹导致异物移位,并立即送往医院。
当异物部分阻塞气管时,患儿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胸骨上窝凹陷等呼吸困难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三凹征,即锁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在吸气时明显凹陷。此时患儿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或异常安静,需紧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并联系急救。
气管异物可能导致高调喘鸣音,尤其在吸气时明显。这种声音是由于气流通过狭窄气道产生湍流所致,常见于异物卡在声门下或主气管。喘鸣音可能随体位变化而改变,夜间可能加重。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音变化,及时向医生描述症状特征。
异物刺激声带或喉部黏膜会导致声音嘶哑或失声。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异物位于声门附近时,可能伴随吞咽疼痛或拒食。若异物尖锐可能划伤黏膜,出现痰中带血。家长应禁止患儿进食进水,避免加重损伤。
完全性气道梗阻会导致严重缺氧,表现为口唇、甲床青紫,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这是最危险的情况,需立即实施急救。若异物未及时取出,可能在5-10分钟内引发窒息。家长需掌握婴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在等待救护车期间持续进行急救操作。
预防小儿气管异物需注意: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喂食坚果、果冻等易呛咳食物;将小玩具零件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进食时保持安静环境,避免跑跳嬉戏。若怀疑气管异物,即使症状暂时缓解也需就医检查,避免异物移位或继发肺炎等并发症。定期参加婴幼儿急救培训,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