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起搏器植入适应症有哪些

三腔起搏器植入适应症主要有心力衰竭合并心脏收缩不同步、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室收缩不同步等。
心力衰竭患者若存在心脏收缩不同步现象,尤其是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且QRS波时限延长时,三腔起搏器可帮助改善心室同步性。此类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下肢水肿。治疗需在规范药物基础上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
扩张型心肌病伴随左束支传导阻滞会导致心室电-机械活动失同步,加重心功能恶化。三腔起搏器通过双心室起搏纠正电传导延迟,改善心输出量。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疲劳、端坐呼吸和颈静脉怒张。需配合使用盐酸伊伐布雷定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控制疾病进展。
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后,部分患者出现心室壁运动不协调,表现为心绞痛症状加重伴运动耐量下降。三腔起搏器植入可优化心室充盈时间,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二级预防药物。
对于足量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仍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三腔起搏器可作为器械治疗选择。这类患者多伴有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肺部湿啰音等体征。
当QRS波时限超过150毫秒且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35%时,三腔起搏器能显著降低病死率。患者常见夜间不能平卧、尿量减少等症状,需同步使用地高辛片、托拉塞米片等改善心功能。
植入三腔起搏器后需定期随访程控参数,避免剧烈肢体碰撞起搏器囊袋部位。保持低盐饮食并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出现心悸或头晕症状时及时复查动态心电图。术后3个月内限制术侧上肢大幅度活动,循序渐进进行有氧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