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枇杷虫咬了会怎么样

被枇杷虫咬了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瘙痒或轻微疼痛,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健康风险。枇杷虫是某些鳞翅目幼虫的俗称,其体表绒毛可能刺激皮肤,若出现过敏反应需及时处理。
接触枇杷虫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色丘疹或风团,伴随灼热感,这是由虫体分泌物或残留绒毛引发的机械性刺激或轻度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可能因反复搔抓导致局部皮肤破损,增加继发感染概率。症状多在数小时至两天内自行缓解,期间可用清水冲洗患处,避免摩擦或使用刺激性清洁剂。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如大面积荨麻疹、呼吸困难或头晕等症状,可能与个体对虫体蛋白的敏感性有关。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或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既往有过敏史者被咬后应密切观察全身状况。
被枇杷虫咬后应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虫体,穿戴手套清除残留绒毛。若出现持续肿胀、化脓或发热,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日常在枇杷树周边活动时建议穿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儿童玩耍后家长需检查其皮肤有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