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对心脏的影响

心律失常可能对心脏功能、结构及全身供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心律失常主要与心肌电活动异常有关,常见类型包括房颤、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等,需根据具体类型评估风险。
持续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房颤或室速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肌耗氧量上升。长期未控制可能引起心脏扩大、收缩力下降,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此类患者需通过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
长期心动过速可能引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室壁变薄等重构现象。而严重心动过缓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会导致心输出量不足,可能需安装永久起搏器。超声心动图可监测结构变化,β受体阻滞剂如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房颤患者心房血流淤滞易形成左心耳血栓,脱落后可能引发脑栓塞。CHA2DS2-VASc评分≥2分时需长期抗凝,常用利伐沙班片或华法林钠片,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突发偏瘫或失语需警惕脑卒中,应立即就医。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既往有心梗或心肌病患者风险更高。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可预防猝死,紧急情况下需立即心肺复苏并使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有晕厥史者应避免剧烈运动。
严重心动过缓或长时间心脏停搏会导致脑、肾等重要器官灌注不足,出现头晕、黑朦或肾功能损伤。病窦综合征患者需评估起搏器植入指征,临时可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提升心率,同时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诱因。
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浓茶、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每日监测脉搏并记录不适症状。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运动中如出现心悸、胸痛应立即停止活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突发持续胸痛、意识丧失等需急诊处理。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维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