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骨骨折后多久能下地走路了呢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踝骨骨折后一般需要6-12周才能下地走路,具体时间与骨折类型、固定方式及康复进度有关。
踝骨骨折后下地时间受多重因素影响。稳定性骨折采用石膏固定时,通常6-8周可逐步负重行走,初期需借助拐杖分散压力。若为粉碎性骨折或合并韧带损伤,可能需手术内固定,完全负重时间延长至10-12周。康复期间应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痂形成情况,过早负重可能导致内固定失效或畸形愈合。物理治疗对恢复关节活动度至关重要,包括踝泵运动、抗阻训练等,可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营养补充需注重钙质与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鱼类等,但需避免高盐饮食影响骨骼愈合。
踝骨骨折患者下地前须经医生评估,根据影像学结果调整康复计划。初期行走建议使用助行器或护踝支具保护,避免跳跃、奔跑等剧烈动作。若出现肿胀、疼痛加重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康复后期可通过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强化踝周肌群,但半年内应避免高风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