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牙容易有牙结石

下牙容易有牙结石主要与唾液腺位置、牙齿排列结构、日常清洁难度等因素有关。牙结石是牙菌斑长期堆积钙化形成的硬质沉积物,常见于下前牙舌侧和上颌磨牙颊侧。
下颌前牙舌侧靠近舌下腺和颌下腺导管开口,唾液中的矿物质更容易在此处沉积。唾液中的钙、磷等无机盐与牙菌斑结合,加速牙结石形成。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超声波洁牙,并使用含焦磷酸钠的牙膏抑制矿化。
下前牙区常有轻度拥挤或扭转,导致牙面出现清洁死角。牙齿错位会使牙刷难以有效清除舌侧牙菌斑,长期积累形成牙结石。正畸治疗可改善牙齿排列,日常需配合牙线或间隙刷清洁邻面。
下颌牙齿舌侧空间狭窄,普通牙刷难以完全覆盖。舌体运动也会干扰该区域的清洁效果。推荐使用单束头牙刷或电动牙刷重点清洁,配合冲牙器清除隐蔽部位菌斑。
频繁摄入高糖饮食会促进致龋菌繁殖,软性食物缺乏自洁作用。碳酸饮料会加速牙面脱矿,更易吸附菌斑。减少两餐间零食,进食后及时漱口有助于控制牙菌斑。
唾液分泌不足时,口腔自洁作用减弱。某些药物副作用、全身性疾病可能导致口干,增加牙结石沉积风险。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必要时可使用人工唾液喷雾。
预防牙结石需建立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或牙缝刷清洁邻面。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治,吸烟者需缩短至3-6个月。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排除牙周疾病。糖尿病患者、正畸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建议加强口腔卫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