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中医怎么治疗

附睾炎可通过中药内服、外敷疗法、针灸治疗、推拿疗法、饮食调理等中医方法治疗。附睾炎通常由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肝肾阴虚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阴囊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
湿热下注型附睾炎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含龙胆草、黄芩等成分,具有清热利湿功效。气滞血瘀型可用血府逐瘀汤,含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材。肝肾阴虚型推荐知柏地黄丸,含知母、黄柏等滋阴降火成分。中药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避免自行用药。
金黄散外敷可缓解阴囊红肿热痛,含大黄、黄柏等清热解毒成分。芒硝溶液湿敷有助于消肿止痛,使用时需避免皮肤破损处。艾叶煎汤熏洗可改善局部循环,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下防止烫伤。外敷期间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针刺,配合艾灸肾俞穴可温经散寒。急性期采用泻法针刺太冲、行间等穴,慢性期用补法加灸足三里。电针刺激可增强止痛效果,每次治疗20-30分钟。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感染风险。
循经推拿足厥阴肝经可疏通气滞,配合点按蠡沟、中都等穴位。阴囊周围采用轻柔揉捏手法,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腰骶部擦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推拿前后应排尿,急性发作期禁止剧烈手法操作。
湿热型宜食冬瓜、薏苡仁等利湿食物,忌辛辣油腻。血瘀型可饮用山楂红糖水辅助化瘀。阴虚型建议食用银耳、百合等滋阴之品。日常需禁酒及发物,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合并发热时应进食清淡流质饮食。
中医治疗期间应避免久坐骑车,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并用阴囊托抬高患处。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炎症变化,若出现高热不退或脓肿形成应及时结合西医治疗。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舒畅有助于气血调和,治疗周期通常需持续2-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