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和脂肪瘤有什么区别

脂肪肝和脂肪瘤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肝脏病变,脂肪瘤则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
脂肪肝发生在肝脏组织,主要影响肝细胞功能。肝细胞中脂肪含量超过5%即可诊断为脂肪肝。脂肪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组织的部位,常见于皮下组织,如颈部、肩部、背部、腹部等部位。
脂肪肝主要与代谢异常相关,常见诱因包括肥胖、酒精滥用、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脂肪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局部脂肪代谢异常有关,多数为散发性发病。
脂肪肝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严重者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脂肪瘤表现为体表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质地柔软,活动度好,边界清楚,直径多在1-3厘米。
脂肪肝主要通过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测、肝脏弹性成像等确诊,必要时需肝穿刺活检。脂肪瘤可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判断,超声检查可明确肿块性质,极少数情况下需病理检查确诊。
脂肪肝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包括控制体重、戒酒、调整饮食结构等,严重者需药物辅助治疗。脂肪瘤若无症状通常无须治疗,若影响美观或出现疼痛、快速增大等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
脂肪肝患者应注意低脂饮食,限制酒精摄入,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脂肪瘤患者需避免局部反复刺激,观察肿块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增大、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两种疾病都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