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得肝癌

关键词: #肝癌
关键词: #肝癌
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感染者、长期酗酒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以及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的人群。肝癌的发生与肝脏长期慢性损伤密切相关,早期预防和定期筛查是关键。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病因。病毒持续复制会导致肝细胞反复损伤和修复,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这类患者需每6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
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DNA,每日饮酒超过40克酒精持续5年以上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戒酒是首要措施,同时需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必要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修复肝细胞膜。
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患者易发生肝脏脂肪变性,持续炎症可进展为肝纤维化。建议通过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有氧运动减重,合并胰岛素抵抗者可遵医嘱使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改善代谢。
直系亲属有肝癌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可能与遗传易感基因和共同生活环境有关。这类人群应从35岁起每年进行肝脏弹性检测,避免食用霉变食物,警惕不明原因消瘦或肝区疼痛症状。
长期食用霉变玉米、花生等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会直接诱发肝细胞癌变。储存粮食需保持干燥通风,出现黄绿色霉斑的坚果谷物必须丢弃,高危职业暴露者应穿戴防护装备。
预防肝癌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接种乙肝疫苗、控制饮酒量、维持正常体重、避免食用霉变食物。35岁以上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肝脏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联合筛查,发现肝脏结节应及时做增强CT或MRI检查。已确诊慢性肝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原发病,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