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可出现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可出现咳嗽、咳痰、气短、胸闷、喘息等症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主要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等因素引起,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早期常出现慢性咳嗽,多表现为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咳嗽可能与气道炎症、黏液分泌增多有关。随着病情加重,咳嗽可能持续全天。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控制气道炎症。
患者通常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且呈脓性。长期痰液滞留可能加重气道阻塞。痰液性状改变可能提示急性加重,需警惕细菌性支气管炎或肺炎。痰液引流可通过多饮水、雾化吸入生理盐水促进排出,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气短是标志性症状,初期仅在劳力时出现,后期静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这与肺泡结构破坏、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导致的气体陷闭有关。患者活动时可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动用辅助呼吸肌。稳定期可通过长期氧疗、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改善症状,急性加重时需及时就医。
患者常主诉胸部压迫感或紧缩感,尤其在气候变化或空气污染时加重。胸闷可能与气道痉挛、肺过度充气导致的膈肌低平有关。症状明显时可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支气管痉挛,日常需避免冷空气刺激并保持环境通风。
部分患者会出现呼气相延长的喘息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喘息多因小气道狭窄、分泌物阻塞引起,需与支气管哮喘鉴别。急性发作时可临时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但需注意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使用方案需由呼吸科医生制定。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日常可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肺康复训练,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避免过饱加重膈肌负担。每半年至一年需进行肺功能监测,出现症状加重或发热等感染征象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