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预防和治疗方法

胰腺炎可通过调整饮食、戒酒、控制血脂、及时治疗胆道疾病、避免滥用药物等方式预防,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补液、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及营养支持。胰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主要由胆石症、长期酗酒、高脂血症等因素诱发,典型症状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低脂清淡饮食有助于减轻胰腺负担,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高脂食物。急性发作期需完全禁食,慢性胰腺炎患者可少量多餐,选择蒸煮炖等烹调方式。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避免过量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酒精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会直接损伤胰腺细胞并促进胰酶异常激活。每日饮酒超过80克且持续5年以上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戒酒可延缓胰腺纤维化进程,改善腹痛症状。对酒精依赖者需结合心理干预和药物辅助戒断。
甘油三酯超过11.3mmol/L时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需通过运动锻炼和服用非诺贝特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调控。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减少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同时控制血糖。
胆总管结石导致的梗阻性胰腺炎占急性病例的40%,可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ERCP取石术解除梗阻。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建议早期行胆囊切除术。胆道蛔虫症患者需服用阿苯达唑片驱虫治疗。
硫唑嘌呤片、呋塞米片等药物可能诱发药源性胰腺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需监测胰酶水平。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片过量也会导致胰腺损伤,用药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胰腺炎患者恢复期应建立规律作息,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代谢,慢性患者可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定期复查腹部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监测胰腺形态变化。出现持续腹痛、脂肪泻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重症胰腺炎需在ICU进行血液滤过等综合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腹部保暖,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