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并胰腺炎

妊娠期合并胰腺炎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胰腺炎症,可能与胆道疾病、高脂血症、妊娠期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妊娠期合并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急性期需严格禁食以减少胰腺分泌,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禁食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降低胃肠压力,减少胰液分泌。胃肠减压期间需保持管道通畅,记录引流量及性质。同时注意口腔护理,预防黏膜干燥和感染。该措施可缓解腹胀、呕吐等症状。
大量补液可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常用生理盐水、乳酸钠林格液等晶体液,必要时补充胶体液。补液过程中需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等指标,避免液体过量导致心肺负荷加重。
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乌司他丁注射液抗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疼痛剧烈时可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避免使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可用于预防感染。
对于合并胆道梗阻、胰腺坏死感染或脓肿形成者,可能需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坏死组织清除术。手术需充分评估母婴风险,优先选择创伤小的介入或微创方式,术后加强胎儿监护。
妊娠期合并胰腺炎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控制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日常注意观察胎动变化,定期进行产科检查。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促进胃肠蠕动,但需避免劳累。出现持续性腹痛、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服用可能损伤胰腺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