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炎是什么病怎么引起的

关键词: #乳突炎
关键词: #乳突炎
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化脓性炎症,通常由中耳炎扩散引起,主要诱因包括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低下等。乳突炎可能由急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致病菌毒力较强、解剖结构异常、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头部外伤继发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切开术、乳突凿开术、脓液引流、增强免疫力等方式干预。
急性中耳炎未及时控制时,炎症可通过鼓窦向乳突气房蔓延。患者可能出现耳后红肿压痛、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若鼓室积液明显,需行鼓膜穿刺术引流。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强毒力菌株感染时更易侵袭乳突骨质。此类患者耳道分泌物多呈脓性,伴随剧烈跳痛。建议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或左氧氟沙星滴耳液,严重者需静脉给药联合局部理疗。
乳突气房发育不良或骨间隔缺损者易发生炎症扩散。这类患者常有反复中耳感染史,CT可见气房结构异常。除使用克拉霉素缓释片控制感染外,可能需手术清除病变气房并重建引流通道。
鼻窦炎致病菌经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进而波及乳突。患者多伴鼻塞、脓涕症状。需同步治疗鼻窦炎,如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必要时行鼻内镜手术改善通气。
颅底骨折或乳突区外伤后,细菌可直接侵入乳突骨质。典型表现为外伤后耳漏、乳突区皮肤瘀斑。除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外,需清创去除坏死骨组织,并行颞骨高分辨率CT评估损伤范围。
乳突炎患者日常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如西蓝花、猕猴桃等。出现耳后肿胀、高热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防止颅内并发症。愈后定期复查听力,游泳时使用耳塞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