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紫癜性肾炎尿检

儿童紫癜性肾炎尿检通常需要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尿沉渣镜检等项目。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表现,尿检异常可能提示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尿,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尿常规是筛查紫癜性肾炎的基础项目,可检测尿液酸碱度、比重、潜血、蛋白质等指标。若尿潜血阳性可能提示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导致红细胞漏出,尿蛋白阳性反映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障碍。家长需留取晨起中段尿送检,避免月经期或剧烈运动后采样影响结果。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准确评估肾脏损伤程度,儿童正常值应小于150毫克。紫癜性肾炎活动期可能出现大量蛋白尿,超过1000毫克/24小时需警惕肾病综合征风险。家长需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全天尿液,记录总尿量后混匀取样送检。
尿沉渣镜检可观察红细胞形态,区分肾小球源性或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紫癜性肾炎常见变形红细胞超过70%,可能伴随红细胞管型或颗粒管型。检查前需清洁儿童会阴部,避免污染标本影响镜检结果准确性。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早期发现肾小球轻微损伤,适用于紫癜性肾炎的病情监测。该指标敏感度高于常规尿蛋白检测,异常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受损。建议家长定期复查,动态观察数值变化趋势。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反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程度,紫癜性肾炎可能伴随该酶活性升高。此项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合并肾小管间质病变,需使用新鲜晨尿标本并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
儿童紫癜性肾炎尿检异常时,家长应限制患儿高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补充营养,但肾功能不全时需控制蛋白总量。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尿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血尿,定期复查尿检指标监测病情进展。若出现水肿、少尿或尿检持续异常,需及时至儿科或肾内科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