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律失常的类型有哪几种呢

小儿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类型。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窦性心律失常是小儿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可能与发热、哭闹、运动等生理因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睡眠状态或运动员儿童,若心率持续低于正常范围需警惕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律不齐多与呼吸相关,属于良性表现。
期前收缩包括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患儿可表现为心悸或胸闷。多数期前收缩为功能性改变,与疲劳、精神紧张有关,通常无须用药。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需排除心肌炎、心肌病等器质性疾病,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或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可达180-300次/分,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呕吐等症状。急性发作可通过冰袋敷面或压迫眼球等迷走神经刺激法终止,反复发作者需使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或地高辛口服溶液预防。部分患儿与预激综合征相关,射频消融术可根治。
室性心动过速属于危重心律失常,常伴血流动力学紊乱,需立即静脉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或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转复心律。该类型多继发于严重心肌损伤,如暴发性心肌炎、长QT综合征等,部分患儿需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三度,一度阻滞通常无症状,三度阻滞需紧急处理。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与母体自身抗体通过胎盘有关,需安装永久起搏器。获得性阻滞常见于心脏手术后或心肌炎恢复期,轻度阻滞可观察,重度阻滞需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心率。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心悸、晕厥或面色青紫等症状时,应立即记录发作时心率并就医。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心电图。饮食注意补充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咖啡因摄入。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接种疫苗前需评估心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