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炎的症状体征

下肢静脉炎的症状体征主要包括患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发热、静脉条索状硬结、活动受限以及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下肢静脉炎是静脉血管壁炎症反应,多与静脉曲张、血栓形成或感染等因素有关。
下肢静脉炎患者常出现单侧肢体突发性肿胀,以小腿和足踝部为著,站立时加重。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按压病变静脉区域痛感明显。可能与静脉血流淤滞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有关,需抬高患肢并穿戴医用弹力袜缓解症状。
炎症累及浅表静脉时,病变区域皮肤出现条带状红斑,皮温升高且边界清晰。严重者可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湿疹样改变。需避免搔抓患处,可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肝素钠乳膏外涂。
触诊可扪及皮下条索样硬结,沿静脉走行分布,质地坚韧且压痛显著。这与静脉壁炎症增生及血栓机化有关,急性期可遵医嘱口服迈之灵片或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功能。
因疼痛和肿胀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步行时症状加剧。需减少久站久坐,每间隔1小时进行踝泵运动促进回流。若合并深静脉血栓,需绝对卧床并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
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倦怠等全身反应,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细菌性静脉炎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同时配合局部硫酸镁湿敷消炎镇痛。
下肢静脉炎患者应避免穿过紧衣物,饮食减少高盐高脂摄入以控制体重。急性期建议卧床时抬高患肢20-30厘米,恢复期逐步进行步行锻炼。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肺栓塞征兆,须立即急诊处理。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长期静脉功能不全者可考虑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