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脓血症怎么治疗

小儿脓血症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器官功能支持、免疫调节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小儿脓血症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小儿脓血症的治疗首要措施是抗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脓血症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真菌感染可使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抗感染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药物导致耐药性。
小儿脓血症常伴有循环功能障碍,液体复苏是重要治疗手段。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等晶体液或人血白蛋白等胶体液,可有效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液体复苏需密切监测患儿心率、血压、尿量等指标,避免液体过量导致肺水肿等并发症。
小儿脓血症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需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器官功能支持。呼吸功能不全可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肾功能不全可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心功能不全可给予正性肌力药物。肝功能不全可给予保肝治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给予脑保护措施。
小儿脓血症存在免疫紊乱,免疫调节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调节免疫功能。糖皮质激素可用于严重脓毒症伴肾上腺功能不全者。其他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等也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过度抑制免疫功能。
对于存在明确感染灶的小儿脓血症,如脓肿、坏死性筋膜炎等,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脓肿切开引流、坏死组织清创、感染灶切除等。术后需继续抗感染治疗,加强伤口护理,预防继发感染。手术治疗需评估患儿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小儿脓血症治疗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饮食等情况,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血常规、炎症指标等,评估治疗效果。预防小儿脓血症需按时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