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肝脓肿这种病吗

肝脓肿是一种确实存在的疾病,属于肝脏局灶性化脓性感染,主要由细菌、阿米巴原虫等病原体引起。
肝脓肿可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两类。细菌性肝脓肿多由胆道感染、腹腔感染或败血症扩散导致,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阿米巴性肝脓肿则与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相关,多继发于肠道阿米巴病。两类脓肿均可能表现为发热、右上腹疼痛、乏力等症状,但阿米巴性肝脓肿起病相对隐匿。
患者通常出现持续发热伴寒战,体温可达39℃以上,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能向右肩部放射。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查体可发现肝区叩击痛,严重者可能出现黄疸。阿米巴性肝脓肿患者可能先有腹泻等肠道症状。
超声检查是首选筛查手段,可显示肝脏内液性暗区。增强CT能更准确判断脓肿大小、位置及数目,典型表现为环形强化的低密度灶。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明显增高。阿米巴性肝脓肿患者血清学检查可检出阿米巴抗体。
细菌性肝脓肿需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莫西沙星等,必要时联合甲硝唑。脓肿直径超过3cm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阿米巴性肝脓肿首选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巨大脓肿同样需要引流。所有患者均需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及时治疗胆道感染、腹腔感染可降低细菌性肝脓肿发生概率。注意饮食卫生能预防阿米巴感染。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但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可能复发。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超声直至病灶完全吸收。
肝脓肿患者应卧床休息,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汁分泌。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重应立即复诊,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日常注意个人卫生,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