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末二氧化碳如何检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通常采用红外线吸收法、质谱法或化学传感器法,临床常用便携式监测仪或呼吸机集成模块实现。检测结果可用于评估通气功能、循环状态及代谢水平,是麻醉、重症监护中的重要监测指标。
红外线吸收法利用二氧化碳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透射光强度变化计算浓度,具有响应快、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连续监测。质谱法通过电离气体分子后按质荷比分离检测,可同时分析多种气体成分,多用于科研领域。化学传感器法依赖敏感材料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的电学特性改变,成本较低但易受环境影响。主流监测设备分为旁流式与主流式,旁流式通过采样管抽取气体至分析模块,可能因管路延迟影响实时性;主流式将传感器直接置于气道接口,数据更即时但增加死腔量。检测时需确保采样管路通畅、传感器校准漂移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冷凝水干扰测量结果。
进行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后,应定期清洁消毒传感器部件防止交叉感染,长期未使用时需按说明书存放维护。医护人员需结合波形形态与数值综合判断,单次异常读数应排除管路漏气、采样误差等技术因素。患者检测前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通气,检测过程中保持自然呼吸节律。建议医疗机构建立设备定期校准制度,确保监测数据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