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气肿是什么引起的

儿科编辑 医普小新
16次浏览

关键词: #肺气肿 #小儿

小儿肺气肿可能由遗传因素、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发育异常、吸入异物、环境污染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氧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环境控制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1、遗传因素

部分小儿肺气肿与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有关,该蛋白能保护肺部组织免受酶类破坏。患儿可能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加重。治疗需长期使用α-1抗胰蛋白酶替代剂如人α1-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冻干粉针,配合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肺功能,避免二手烟暴露。

2、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腺病毒感染可导致细支气管炎,引发局限性肺气肿。患儿常见发热伴持续性咳嗽,肺部听诊有哮鸣音。急性期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出现口唇发绀应立即就医。

3、支气管发育异常

先天性支气管软骨发育不良会造成气道塌陷,形成肺大泡。症状多在婴幼儿期出现,表现为反复肺炎和生长迟缓。诊断需通过胸部CT检查,轻症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排痰,严重者需行肺减容手术。家长喂养时应采取半卧位,避免呛奶加重呼吸困难。

4、吸入异物

花生等小颗粒异物进入支气管后可能引发阻塞性肺气肿,患儿突发剧烈呛咳伴单侧呼吸音减弱。需紧急行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术后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减轻炎症反应。家长需将小物件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进食时避免跑跳玩耍。

5、环境污染

长期暴露于PM2.5超标环境会损伤儿童肺泡结构,表现为运动耐力下降和慢性咳嗽。防治需减少户外污染暴露,使用空气净化器,急性发作时可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家长在雾霾天应关闭门窗,外出佩戴儿童专用防护用具。

小儿肺气肿患儿日常需保持适度湿度环境,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饮食宜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蒸蛋羹、鱼肉泥,避免产气类食物。建议家长记录患儿症状变化日记,包括咳嗽频率、活动耐受度等参数,复诊时供医生参考。定期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操,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床单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