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脉血管炎的症状

小动脉血管炎的症状主要有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肾脏损害、神经系统异常等。小动脉血管炎是一种以小动脉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血管炎性疾病,可能由感染、药物、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皮肤紫癜是小动脉血管炎的常见症状,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多分布于下肢,按压不褪色。紫癜可能由小血管炎症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渗引起。患者可能伴有轻微瘙痒或疼痛。皮肤紫癜通常提示血管炎活动期,需警惕其他系统受累。
关节疼痛在小动脉血管炎中较为多见,表现为多关节对称性肿痛,以膝关节和踝关节为主。疼痛程度可从轻度不适到活动受限不等,通常不伴关节畸形。关节症状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部分患者可先于皮肤紫癜出现。
腹痛是小动脉血管炎累及胃肠道的表现,多呈阵发性绞痛,可伴恶心、呕吐或消化道出血。腹痛由肠系膜小血管炎症导致局部缺血引起,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腹痛发作时常伴有其他系统症状,需与急腹症鉴别。
肾脏损害是小动脉血管炎的严重表现,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甚至肾功能不全。肾脏病理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和新月体形成。肾脏受累提示预后不良,需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需长期随访肾功能。
神经系统异常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或肌力下降,多由血管炎性缺血导致神经损伤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头痛、癫痫或意识障碍,需紧急处理。神经系统症状提示疾病活动度高。
小动脉血管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高盐高脂食物。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恢复期可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但需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和肾功能,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