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查的是什么

肺炎支原体检查主要检测呼吸道感染是否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常用方法包括血清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和培养分离。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可引起支原体肺炎,表现为发热、干咳、胸痛等症状。
通过采集静脉血检测IgM和IgG抗体水平。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升高则反映既往感染或恢复期。该方法操作简便但存在窗口期,早期感染时可能出现假阴性。适用于门诊初筛和流行病学调查,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采用PCR技术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肺炎支原体DNA或RNA。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在感染早期检出病原体,阳性结果可确诊。常用标本为咽拭子、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适用于重症患者和疑难病例的快速诊断。
将患者痰液等标本接种于特殊培养基进行病原体培养。虽为金标准但耗时较长,需2-3周才能出结果,且对实验室条件要求高。临床实用性较低,多用于科研或耐药性监测,阳性结果可明确病原学诊断。
通过免疫层析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原。15-30分钟可获结果,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但灵敏度低于核酸检测,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胸部X线或CT可见斑片状浸润影,多呈单侧阶段性分布。虽无特异性,但能评估肺部病变范围和严重性,与其他肺炎鉴别时有参考价值。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胸腔积液或肺不张等表现。
出现持续咳嗽伴发热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确诊支原体感染后应遵医嘱使用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儿童及老年人需加强营养支持,康复后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