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与主动脉夹层的区别

急性心梗与主动脉夹层是两种不同的心血管急症,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症状特点和危险程度。急性心梗是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而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形成假腔的血管破裂性疾病。
急性心梗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完全闭塞。主动脉夹层多与高血压、马凡综合征等引起的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有关,妊娠、外伤也可能诱发。两者高危因素部分重叠,但病理基础截然不同。
急性心梗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臂放射,常伴冷汗和濒死感。主动脉夹层疼痛更剧烈,呈撕裂样或刀割样,多起始于胸背部并向下迁移,疼痛部位随夹层扩展而变化。
急性心梗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以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表现。主动脉夹层可导致脉搏不对称、血压差异,严重时出现休克、截瘫或脏器缺血症状,如腹痛、少尿等。
急性心梗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或压低,心肌酶谱升高,冠脉造影能明确闭塞部位。主动脉夹层需通过增强CT或MRI显示内膜片和真假腔,超声心动图可发现主动脉根部扩张或心包积液。
急性心梗需尽快开通血管,包括溶栓治疗、冠脉介入或搭桥手术,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主动脉夹层需紧急控制血压和心率,A型夹层需外科置换主动脉,B型可考虑腔内修复术。
两种疾病均属致命性急症,出现突发剧烈胸痛应立即就医。日常需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确诊患者应遵医嘱长期服药,主动脉夹层术后需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