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及危害

风湿性心脏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活动后心悸气短、关节疼痛、疲劳乏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明原因发热等,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危害。风湿性心脏病是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导致的心脏瓣膜损害,需结合抗感染治疗与心脏功能保护。
早期患者在爬楼梯或快步行走时出现心跳加速伴呼吸急促,与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关。二尖瓣最常受累,可能伴随胸闷或胸前区压迫感。轻度症状可通过限制体力活动缓解,中重度需超声心动图评估后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约半数患者出现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游走性肿痛,呈对称性分布,与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关节症状多先于心脏表现,可能伴有皮肤环形红斑。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泼尼松片控制炎症,慢性期需预防链球菌再感染。
由于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患者常感持续疲倦,轻微活动即需休息。可能合并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等末梢循环不良表现。需调整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时可配合琥珀酸亚铁片等纠正贫血。
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迫使患者夜间突然憋醒并需端坐呼吸,提示左心功能失代偿。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X线可见肺纹理增粗。需抬高床头睡眠,紧急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长期需使用螺内酯片等减轻心脏负荷。
低至中度发热持续1-2周,体温37.5-39℃,与链球菌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相关。可能伴随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需完善咽拭子培养,确诊后注射苄星青霉素,反复发作者可考虑长效青霉素预防。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保持低盐饮食并控制每日饮水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但需监测心率不超过靶心率的70%。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出现下肢水肿、咯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时须立即就医,晚期患者可能需要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