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拉尿会有点痛

小朋友排尿疼痛可能与尿路感染、尿道炎、包皮过长、泌尿系统结石或异物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尿路感染是儿童排尿疼痛的常见原因,细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可引起膀胱炎或肾盂肾炎。患儿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液浑浊或发热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或呋喃妥因肠溶片。家长需注意让孩子多喝水,保持会阴清洁。
尿道黏膜炎症多由细菌感染或化学刺激引起,表现为排尿时灼热感、尿道口红肿。非感染性尿道炎可能与肥皂、沐浴露刺激有关。治疗可选用头孢地尼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同时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家长应督促孩子勤换内裤,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
男童包皮过长易藏匿污垢导致包皮龟头炎,排尿时可能产生刺痛感。急性期需用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冲洗,严重者可短期外用红霉素软膏。日常护理需每日轻柔上翻清洗,若反复发作建议青春期后考虑包皮环切术。家长要注意清洗时动作轻柔,避免强行翻起粘连的包皮。
儿童泌尿系结石可能因代谢异常或饮水不足形成,结石移动时会刺激尿路产生疼痛,可能伴血尿或排尿中断。确诊需通过B超或CT检查,治疗可选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帮助溶石,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家长要保证孩子每日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
幼儿可能因好奇将小玩具、珠子等异物塞入尿道,导致排尿疼痛和血尿。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通过膀胱镜取出异物,术后可能需服用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家长要妥善收纳小物件,并教育孩子不要将异物放入身体任何孔道。
日常护理中,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排尿习惯,避免憋尿;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减少摩擦刺激;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000-1500毫升;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排尿频率变化。若疼痛持续超过1天或伴随发热、血尿等症状,须立即就诊儿科或泌尿外科。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西瓜、梨等利尿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