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冬天就容易感冒

冬季容易感冒主要与低温干燥环境削弱呼吸道防御、室内通风不足导致病毒传播、人体免疫力季节性下降等因素有关。感冒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可通过加强保暖、保持空气湿度、接种流感疫苗等方式预防。
低温干燥的空气会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降低纤毛运动能力,导致病毒更容易侵入。同时冬季室内取暖设备使用频繁,空气流通差,飞沫传播概率增加。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4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
寒冷刺激可能导致免疫细胞活性暂时降低,维生素D合成减少也会影响免疫功能。冬季日照时间短可能影响褪黑素分泌节律,间接削弱抵抗力。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锌的坚果。
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常见感冒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更长。流感病毒冬季活跃度显著升高,其表面蛋白在低温中更稳定。接种三价流感疫苗可预防主要流行毒株,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
冬季人群更多聚集在密闭空间,增加交叉感染机会。寒冷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可能降低心肺功能。建议保持适度运动如室内瑜伽、游泳,外出佩戴口罩减少病原体吸入。
慢性鼻炎患者黏膜屏障功能较弱,哮喘患者气道敏感性高,更易受病毒侵袭。这类人群冬季需加强原发病控制,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片等药物。
冬季预防感冒需注意多层次防护: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维持黏膜湿润;饮食增加蘑菇、深海鱼等优质蛋白摄入;外出时做好头部、颈部保暖;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可提前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与流感疫苗间隔两周以上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