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癌怎么查出来

绒毛癌可通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超声检查、病理活检、盆腔磁共振成像、胸部X线或CT等方式确诊。绒毛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是诊断绒毛癌的核心指标。绒毛癌患者hCG水平异常升高且持续不降,定量检测可反映肿瘤负荷和治疗效果。需动态监测hCG变化,葡萄胎清宫后或流产后hCG未按规律下降时应高度警惕。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肌层浸润病灶,典型表现为宫腔内不均质回声团块伴丰富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可见低阻血流频谱,有助于区分良恶性病变。超声还可评估卵巢黄素化囊肿等继发改变。
诊断绒毛癌的金标准是通过诊刮或手术获取组织标本。病理特征为滋养细胞异常增生伴出血坏死,无绒毛结构,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显示hCG、HPL等滋养细胞标记物强阳性表达。
盆腔磁共振成像能精准评估肿瘤侵犯深度和范围,对子宫肌层浸润、宫旁扩散的显示优于超声。T2加权像可见高信号病灶,增强扫描呈现明显强化。MRI是制定手术方案和放疗计划的重要依据。
胸部X线或CT用于排查肺转移灶,绒毛癌肺转移率较高。典型表现为双肺多发棉球样结节,可有胸腔积液。脑部CT或MRI需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进行,肝转移可通过腹部超声或增强CT确认。
确诊绒毛癌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病理证据综合判断。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hCG水平和影像学,监测治疗效果。患者需保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避孕至hCG完全正常后1-2年,再次妊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咳嗽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