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血糖仪连续测量,血糖数值会有差别?忽略了3点,相当于白测

内分泌科编辑 医言小筑
31次浏览

关键词: #血糖

每次测血糖都像开盲盒?明明同一时间测量,结果却相差悬殊。这种"血糖过山车"现象让很多糖友感到困惑。其实,血糖仪测不准,很可能是因为你忽略了几个重要环节。

一、测量前的3个"隐形杀手"

1、采血方法不当

用力挤压手指会导致组织液混入血液,稀释血样。正确做法是洗手后自然下垂手臂,轻轻按摩指尖至微微发红,再用采血笔快速刺破皮肤

2、试纸保存有问题

开封后的试纸如果暴露在潮湿环境中,或者超过使用期限,检测结果就会失准。建议将试纸存放在干燥阴凉处,每次取用后立即盖紧瓶盖。

3、血糖仪未定期校准

就像体重秤需要调零一样,血糖仪也需要定期用校正液校准。一般建议每换新一批试纸时,或发现测量结果异常时进行校准。

二、影响测量结果的3个变量

1、测量时间差

餐前餐后血糖波动明显,测量时要严格区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不同时段的检测要求。建议固定测量时间点,避免数据混乱。

2、身体状态变化

剧烈运动后、情绪激动时测量,血糖值会暂时性升高。感冒发烧等疾病状态也会影响血糖水平。建议在身体平静状态下测量。

3、测量部位差异

指尖血和手臂血的血糖值存在生理性差异。不同手指的测量结果也可能不同。建议固定使用同一手指的同一部位进行测量。

三、提升测量准确度的3个技巧

1、做好测量记录

建立血糖监测日记,记录测量时间、用药情况、饮食内容等,帮助医生分析数据波动原因。

2、掌握正确操作

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采血量充足、试纸插入方向正确、等待时间准确等操作细节到位。

3、定期比对验证

可以定期到医院抽静脉血检测,与家用血糖仪结果进行比对,评估测量准确性。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数据才能指导科学控糖。与其纠结单次测量结果的波动,不如关注长期趋势变化。记住,规范操作、定期校准、完整记录,才能让血糖仪真正成为你的健康好帮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