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老人查出糖尿病,含泪坦言:口腔早出现这3问题,没有多重视

内分泌科编辑 医颗葡萄
10次浏览

关键词: #糖尿病 #口腔

73岁张大爷最近总感觉嘴里发甜,刷牙时牙龈出血成了家常便饭。直到体检报告上"空腹血糖12.8"的数值赫然在目,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身体早就敲响了警.钟!很多中老年朋友都和张大爷一样,忽略了口腔发出的糖尿病预警信号。

一、糖尿病早期的三大口腔征兆

1、持续性口干舌燥

血糖升高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即便频繁喝水也难以缓解。这种口干与普通口渴不同,常伴有口腔黏膜发黏的感觉。

2、牙龈反复发炎出血

高血糖环境使牙龈组织更易感染,刷牙时出血、牙龈红肿可能不是简单的牙周病,而是血糖异常的体现。

3、口腔伤口愈合缓慢

普通口腔溃疡一周左右就能自.愈,但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创面往往需要更长时间,且容易继发感染。

二、为什么口腔问题会预警糖尿病

1、微血管病变的前哨站

口腔黏膜布满毛细血管,血糖波动会最先影响这些微小血管的通透性。

2、唾液成分改变

糖尿病患者唾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3、免疫功能下降

高血糖状态会削弱口腔局部免疫力,使口腔成为全身感染的突破口。

三、中老年护口的三大黄金法则

1、定期口腔检查不能少

每半年洗牙时主动要求检查口腔黏膜状态,牙龈出血超过两周就要警惕。

2、改变"重治疗轻预防"观念

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餐后坚持使用牙线清洁齿缝。

3、关注口腔异常变化

出现不明原因口臭、牙齿松动或味觉改变时,建议同步检测血糖指标。

四、糖尿病患者的特殊口腔护理

1、控制血糖是根本

将空腹血糖稳定在7mmol/L以下,能显著改善口腔症状。

2、选择专用护理工具

糖尿病患者的牙刷要更柔软,建议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

3、谨慎处理口腔治疗

拔牙等操作前要确保血糖平稳,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措施。

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口腔问题。其实只要抓住早期信号,完全可以在并发症出现前及时干预。记住,当口腔频繁出现异常时,别只盯着牙科检查单,记得同步关注血糖变化。毕竟,身体发出的警.报声,值得我们认真倾听。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