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了保守治疗怎么减轻疼痛

骨折保守治疗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干预、体位调整、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减轻疼痛。
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局部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炎性疼痛,适用于中重度疼痛期。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监测,避免长期连续使用超过7天。
伤后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减少组织渗出和肿胀。急性期后转换为热敷或红外线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可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但需避开骨折断端直接加压。
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后,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20-3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轻静脉淤血。卧位时在关节凹陷处垫软枕,避免压迫骨突部位。每2小时协助轴向翻身一次,预防压疮。
每日补充800-1000毫克钙质,可通过牛奶、豆腐或碳酸钙D3片剂摄入。配合维生素D3滴剂促进钙吸收,蛋白质摄入量维持在每公斤体重1.2-1.5克。限制浓茶咖啡摄入以免影响矿物质吸收。
疼痛敏感者可进行深呼吸训练或音乐疗法,通过迷走神经刺激提升痛阈。家属应避免过度关注疼痛主诉,采用正向激励方式转移注意力。慢性疼痛患者建议认知行为干预,纠正灾难化思维。
保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出现固定物松动、肢体麻木或疼痛持续加重应立即就诊。保持每日2-3次主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未固定关节进行全范围活动度训练。睡眠时使用矫形枕维持脊柱中立位,饮食增加猕猴桃、彩椒等维生素C丰富食物促进胶原合成。戒烟限酒以免影响骨折愈合速度,注意环境防滑防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