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一个多月了还疼怎么回事

痔疮手术后一个多月仍疼痛可能由创面未完全愈合、术后感染、肛门括约肌痉挛、瘢痕组织形成或神经敏感度增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镇痛、局部理疗、温水坐浴、饮食调整及复诊检查等方式缓解。
痔疮手术创面完全愈合通常需要4-6周,若患者术后排便困难、频繁用力或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能延缓愈合进程。表现为创面渗液、轻微出血及持续性钝痛,需保持肛门清洁并使用促进伤口修复的外用药物。
手术区域若被粪便污染或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常伴随红肿加剧、脓性分泌物及搏动性疼痛。需进行血常规和局部检查确认,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配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消毒。
手术刺激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表现为突发性刀割样疼痛,尤其在排便时加重。可通过温水坐浴放松肌肉,严重时需使用解痉药物或局部封闭治疗。
愈合过程中过度增生的瘢痕组织可能压迫神经末梢,形成硬结并引发牵扯痛。早期可通过瘢痕软化膏涂抹改善,若形成狭窄需配合扩肛治疗,顽固性瘢痕需手术松解。
部分患者术后神经末梢修复异常导致痛觉过敏,表现为触碰或压迫时闪电样疼痛。建议避免久坐压迫,使用棉垫缓冲,必要时采用低频电刺激或营养神经药物干预。
术后恢复期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增加火龙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进行提肛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坐浴水温控制在40℃左右持续10-15分钟。疼痛持续超过两个月或伴随发热、大量出血需立即返院排查肛瘘、脓肿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的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愈合异常。夜间疼痛明显者可尝试侧卧体位减轻压力,避免骑行、深蹲等增加肛周压力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