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的症状

胸腔积液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胸腔积液可能由肺炎、结核性胸膜炎、心力衰竭、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胸腔穿刺抽液、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呼吸困难是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症状,由于液体压迫肺组织导致肺扩张受限。轻度积液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大量积液时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患者常采取患侧卧位以减轻压迫感。呼吸困难可能与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关,需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胸痛多表现为患侧胸部钝痛或刺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胸膜受刺激引起的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痛常伴有午后低热,恶性肿瘤导致的胸痛多为持续性。胸痛症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泡沫痰,因积液刺激支气管黏膜或肺组织受压所致。夜间平卧时咳嗽可能加重。感染性积液可能出现黄脓痰,心源性积液常见粉红色泡沫痰。咳嗽症状可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等镇咳药物,合并感染时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发热常见于感染性胸腔积液,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伴有畏寒、出汗等症状。结核性胸膜炎多为午后低热,恶性肿瘤可能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洛索洛芬钠片等退热药物,但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持续高热可能提示脓胸等严重感染。
乏力与缺氧、感染中毒症状或慢性消耗有关,患者常感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大量积液导致慢性缺氧可能引起嗜睡、意识模糊等表现。心力衰竭引起的积液可能伴有下肢水肿,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出现明显体重下降。改善乏力需治疗原发病,必要时可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胸腔积液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限制钠盐摄入,心力衰竭患者需严格控制饮水量。避免剧烈咳嗽和突然体位改变,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评估积液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加重、口唇发绀等表现应立即就医。胸腔穿刺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