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危害

儿童紫癜性肾炎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高血压、贫血等危害。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甚至肾衰竭。
紫癜性肾炎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长期肾功能损伤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严重时需透析治疗。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有关,患儿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临床常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血压升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水钠潴留有关。持续高血压可能加重肾损害,增加心脑血管风险。患儿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压。常用降压药物包括卡托普利片、缬沙坦胶囊等,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
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可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贫血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认知功能发育。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治疗需补充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配合富铁饮食如瘦肉、动物肝脏等。
肾小管功能受损可能引发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电解质失衡。患儿可出现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表现,严重高钾血症有生命危险。需定期检测血电解质水平,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必要时使用聚磺苯乙烯钠散调节血钾。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增加细菌、病毒感染概率,常见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感染可能诱发肾炎复发,形成恶性循环。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尿频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发生感染时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日常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避免过量,选择鸡蛋、鱼肉等易消化食物。注意观察水肿变化,记录每日尿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皮肤紫癜加重,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病情恢复。出现尿色加深、水肿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