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原则不包括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原则不包括按摩患肢、剧烈运动、热敷患处、过早下床活动及自行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深静脉血栓患者禁止对患肢进行按摩,尤其是血栓形成初期。外力挤压可能导致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引发肺栓塞。护理时应保持患肢制动,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避免任何形式的局部按压或揉搓。
急性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禁止跑步、跳跃等下肢负重活动。恢复期也仅允许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踝泵运动,剧烈运动会加速血流速度,增加血栓脱落风险。建议选择平卧位或坐位时进行足背屈伸运动。
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局部水肿,同时可能加速血栓溶解过程中的出血风险。正确的物理干预应为间歇性冷敷,每次不超过20分钟,可配合弹力袜使用减轻肿胀。任何温度疗法都需经血管外科医生评估后实施。
急性期患者须严格卧床7-10天,经超声复查确认血栓稳定后方可逐步活动。早期下床会破坏血栓机化过程,使用医用阶梯压力袜后也需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短时间站立。活动强度应遵循从床上翻身到坐起再到站立的渐进原则。
抗凝治疗期间禁止随意增减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剂量,必须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漏服药物不可加倍补服,出现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时应立即就医。护理重点应为建立用药提醒系统,确保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处方的抗凝剂。
深静脉血栓护理需重点观察患肢周径变化与皮肤颜色,每日测量并记录双侧腿围差值。穿着二级压力医用弹力袜时注意平整无褶皱,睡眠时保持足部抬高15-20厘米。饮食上增加饮水预防血液浓缩,限制高维生素K食物如菠菜的摄入量,定期复查血管超声与D-二聚体指标。出现突发胸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启动肺栓塞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