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疱疹性咽峡炎发烧不退

孩子疱疹性咽峡炎发烧不退可能与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护理不当、脱水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咽痛拒食、口腔疱疹等症状。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支持、抗病毒治疗、退热药物、口腔护理等方式缓解。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病毒侵袭咽部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发热。家长需观察孩子精神状态,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嗜睡症状,应及时就医。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分散片、利巴韦林喷雾剂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通常7-10天可自愈。
口腔疱疹破溃后可能继发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导致发热反复。表现为咽部脓性分泌物、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升高。家长需每日检查孩子口腔黏膜,发现化脓灶时需配合医生进行细菌培养。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
营养不良或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更易出现发热迁延。建议家长加强营养支持,可适量给予乳铁蛋白粉剂、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保持每日饮水量达到1000-1500毫升,优先选择口服补液盐Ⅲ或新鲜椰子水补充电解质。
未规范进行物理降温会延长发热周期。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38.5℃以下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袋冷敷,避免寒战加重发热。发热期间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
高热伴随进食困难易导致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唇干裂。家长可通过按压指甲观察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判断脱水程度。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溶液,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可尝试用注射器少量多次喂食凉白开、苹果汁或口服补液盐。
疱疹性咽峡炎发热期需保持饮食清淡,选择常温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酸奶等,避免酸性果汁刺激口腔溃疡。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5次,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康复新液轻柔清洁口腔。恢复期可逐渐添加蒸蛋羹、土豆泥等半流质食物。注意与其他儿童隔离至体温正常48小时后,患儿用品应每日煮沸消毒。若发热伴随抽搐、意识模糊或皮疹扩散,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