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会怎样

主动脉硬化可能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波动异常,严重时可引发主动脉瘤或夹层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主动脉硬化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胸闷、头晕、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主动脉硬化早期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增厚、弹性减弱,导致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此时可能伴随活动后胸闷、体位性头晕等症状,可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规律有氧运动等方式延缓进展。血管超声检查可发现内膜中层厚度增加。
硬化血管无法有效调节血流分配,可能引发心脑肾等靶器官缺血。典型表现包括运动后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夜尿增多等。需通过控制血压血脂、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微循环。
血管壁持续退化可能形成局部扩张,胸腹主动脉瘤破裂死亡率极高。CT血管成像可监测瘤体大小,直径超过50毫米需考虑介入支架手术。突发撕裂样胸腹痛是夹层破裂的危急信号,须立即就医。
斑块破裂后暴露的脂质核心会激活血小板聚集,可能引发脑梗死、肠系膜动脉栓塞等。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用于抗血小板治疗,但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
晚期可能合并慢性肾病、视网膜病变、外周动脉疾病等。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时需调整剂量,同时需监测肌酸激酶水平预防横纹肌溶解。
建议主动脉硬化患者每日保持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并限制钠盐摄入。每3-6个月复查血脂、颈动脉超声等指标,避免突然用力或情绪激动。出现剧烈胸痛、意识障碍等急症表现时须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