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都检查什么项目

呼吸内科检查项目主要有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血气分析、痰液检查等。呼吸内科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呼吸系统功能、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肺功能检查是评估肺部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的重要方法,包括肺活量测定、用力呼气容积测定、弥散功能测定等项目。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等疾病,也可用于评估手术耐受性和治疗效果。检查过程中需要配合医生指令进行深呼吸、快速呼气等动作,检查结果可反映肺部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以及气体交换能力。
胸部X线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基础影像学检查,能够显示肺部、胸膜、纵隔等结构的形态学改变。胸部X线可发现肺炎、肺结核、肺肿瘤、胸腔积液等病变,对于气胸、肺不张等急症也有重要诊断价值。检查时需要去除金属物品并配合屏气,辐射剂量较低但对孕妇需谨慎。数字化X线成像可提高图像质量并减少辐射暴露。
支气管镜检查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直接观察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检查方法,可进行活检、刷检、灌洗等操作。支气管镜检查适用于肺癌诊断、咯血原因探查、肺部感染病原学检查以及异物取出等。检查前需禁食,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可能引起咳嗽、出血等不适,但严重并发症较少见。检查后可获得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标本,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血气分析是通过动脉血检测评估肺换气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的检查,主要指标包括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碳酸氢根等。血气分析可用于诊断呼吸衰竭、评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程度、监测机械通气效果等。检查需要采集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可能引起短暂疼痛,但并发症较少。结果可反映机体氧合状态、通气功能以及代谢状况,对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有指导意义。
痰液检查是通过分析痰液性状、细胞成分和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痰涂片、痰培养、细胞学检查等。痰液检查有助于确定肺部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等,也可用于肺癌筛查。检查需采集深部痰标本,晨起漱口后咳痰可提高检出率。痰液性状如脓性、血性等可提示不同疾病,抗酸染色和培养对肺结核诊断尤为重要。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除定期检查外,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戒烟并减少二手烟暴露。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出现持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