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与窦性心动过速区别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0次浏览

关键词: #房颤 #心动

房颤与窦性心动过速是两种不同的心律失常,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心电图表现和临床症状。房颤是心房不规律颤动导致的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是窦房结发放冲动过快引起的规律性心率增快。

一、发病机制

房颤的发生与心房肌细胞电活动紊乱有关,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房肌纤维化导致电传导异常。窦性心动过速是生理性或病理性刺激引起窦房结自律性增高,常见于运动、发热、贫血等状态,属于正常心脏起搏点的加速活动。

二、心电图特征

房颤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可见规律出现的窦性P波,PR间期固定,心率超过100次/分但一般不超过150次/分,RR间期基本规则。

三、临床症状

房颤患者常有心悸、乏力、胸闷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窦性心动过速多表现为心慌、出汗,但较少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去除诱因后心率可恢复正常。

四、并发症风险

房颤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增加脑卒中风险,需要抗凝治疗。窦性心动过速多为暂时性改变,一般不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但持续存在的病理性窦速可能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

五、治疗方法

房颤治疗包括节律控制、心率控制及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华法林钠片等。窦性心动过速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必要时可短期使用美托洛尔片控制症状。

日常应注意监测心率变化,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保持规律作息。房颤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INR值,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应排查贫血、甲亢等潜在病因。出现持续心悸、晕厥等症状时需及时心内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