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屎拉不出来是为什么

关键词: #宝宝
关键词: #宝宝
宝宝排便困难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水分摄入不足、肠道功能紊乱、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必要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婴幼儿膳食中膳食纤维不足是常见诱因,如过早添加精制米糊、奶粉冲调过浓或辅食缺乏蔬菜水果。家长可逐步添加西梅泥、豌豆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辅食,6月龄以上婴儿每日需摄入5-10克膳食纤维。母乳喂养的母亲也需注意自身饮食均衡。
体液不足会导致粪便干硬,常见于夏季出汗增多或发热期间。母乳喂养婴儿需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者两餐间应喂5-10毫升温水。家长可通过观察尿量判断,每日尿湿6-8片尿布为正常。
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引发肠蠕动减弱,多与抗生素使用、感染性腹泻后恢复期相关。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
该病由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管扩张,新生儿期即可出现延迟排胎便、腹胀呕吐。需通过钡剂灌肠造影确诊,轻症可用开塞露辅助排便,重症需行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等手术治疗。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减慢全身代谢,表现为便秘、嗜睡、喂养困难。确诊需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治疗需终身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剂量。
家长应记录宝宝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便秘超过3天或出现腹胀拒食需及时就医。日常可进行蹬自行车式腿部运动促进肠蠕动,母乳喂养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不要自行使用肥皂条或频繁开塞露通便,以免造成肛门损伤或依赖性。2岁以上幼儿可适当增加全谷物和西蓝花等粗纤维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