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及体征有哪些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症状

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及体征主要有呕血、黑便、便血、贫血相关表现、周围循环衰竭等。消化道出血可能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综合判断。

1、呕血

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血液经口腔呕出,颜色可呈鲜红或咖啡渣样。呕血通常提示出血部位在食管、胃或十二指肠,出血量较大时血液未经胃酸充分作用即呕出,颜色较鲜红。少量出血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经胃酸作用后呈咖啡渣样。呕血患者可能伴有恶心、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2、黑便

黑便表现为柏油样便,黏稠发亮且有特殊臭味,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时,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导致大便呈黑色。黑便通常提示出血量在50-100毫升以上,但出血速度较慢。长期少量出血可能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

3、便血

便血指血液经肛门排出,可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便血颜色与出血部位有关,越靠近肛门的出血颜色越鲜红。大量便血可能由结肠血管畸形、憩室出血、肿瘤等引起。便血患者可能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表现。

4、贫血相关表现

慢性消化道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急性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短期内明显下降,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组织缺氧表现。贫血程度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长期隐性失血可能导致严重贫血而不易被察觉。

5、周围循环衰竭

急性大出血时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休克症状。出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20%时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需紧急处理。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更易出现循环不稳定,即使出血量不大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消化道出血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出血期间应禁食,出血停止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如辛辣食物、非甾体抗炎药等。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呕血、便血情况。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呕血、便血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长期贫血患者可适当补充铁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预防消化道出血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