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负荷过重的危害

心脏负荷过重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严重后果。心脏负荷过重主要与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等因素有关。
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泵血功能减弱,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严重者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心脏负荷增加易诱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患者常有心悸、胸闷表现,可能伴随头晕或晕厥。可遵医嘱服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需射频消融治疗。
心脏做功增加会使心肌耗氧量上升,若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易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治疗包括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严重者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长期负荷过重可导致心室肥厚、心腔扩大等结构性改变。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会出现活动耐力下降。需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延缓进展。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会引起肺淤血、肝淤血、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表现为咳嗽咯血、腹胀、少尿等。需综合治疗原发病,同时使用托拉塞米注射液改善淤血,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预防心脏负荷过重需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体重指数小于24。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不明原因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