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败血症并发脑膜炎

儿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关键词: #脑膜炎 #早产

早产儿败血症并发脑膜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危急情况,主要由细菌感染通过血脑屏障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嗜睡、喂养困难、前囟膨隆及惊厥等。治疗需采取联合抗感染、降颅压、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严重者需腰椎穿刺引流或脑室引流术干预。

1、病因机制

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是主要易感因素,尤其胎龄小于32周者。病原体以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为主,可通过产道垂直传播或院内获得性感染。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使得细菌更易侵入脑脊液,引发脑膜炎症反应。母亲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超过18小时是重要危险因素。

2、诊断标准

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超过30×10⁶/L、蛋白含量大于1g/L、葡萄糖低于同期血糖50%具有诊断价值。血培养阳性率约40%,降钙素原检测敏感度较高。头颅超声可早期发现脑室扩张,MRI能清晰显示脑膜强化灶和脑实质病变。

3、药物治疗

初始经验性治疗需覆盖常见病原体,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联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是经典方案。明确病原体后调整抗生素,革兰阴性菌感染首选注射用美罗培南,疗程至少21天。惊厥发作可使用注射用苯巴比妥钠,颅内压增高时给予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治疗。

4、并发症管理

约30%患儿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脑积水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听力障碍应早期佩戴助听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可导致运动障碍,需进行康复训练。定期随访包括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头颅影像学复查。

5、护理要点

维持中性温度环境,采用重力喂养避免误吸。每日测量头围监测脑积水进展,操作时减少声光刺激。母乳喂养提供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必要时添加母乳强化剂。出院后家长需掌握惊厥急救措施,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早产儿败血症并发脑膜炎的预后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存活患儿中约20%遗留脑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建议出生后6个月内每月进行神经行为评估。母乳喂养持续至纠正月龄12个月,补充维生素AD促进脑发育。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CRP。出现肌张力异常或眼神不追视时应立即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