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步电除颤主要用于治疗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0次浏览

非同步电除颤主要用于治疗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这两种情况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骤停,需要立即进行电除颤以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心室颤动是心脏电活动完全紊乱的状态,心肌无法协调收缩,心脏泵血功能丧失。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心室率极快的室性心动过速,虽然心脏有电活动,但心室充盈不足,无法产生有效心输出量。这两种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抢救成功率与电除颤的及时性密切相关。电除颤通过释放高能量电流使全部心肌细胞同时除极,消除异常电活动,让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非同步电除颤与同步电复律不同,不需要识别R波,可直接在心电活动的任何时期放电,适用于无脉性心律失常的紧急救治。除颤能量选择通常从较高能量开始,双相波除颤仪常用120-200焦耳,单相波除颤仪常用360焦耳。除颤后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评估心律和脉搏,必要时重复除颤。

日常生活中应警惕心脏骤停的预警症状,如不明原因晕厥、胸痛、心悸等。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需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公共场所应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目击心脏骤停时应立即呼救、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急救培训可提高公众对心脏骤停的识别和处置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