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手术有风险吗

眼底手术通常存在一定风险,但多数风险可控。手术风险与患者个体情况、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等因素相关。
眼底手术常见的风险包括术中出血、术后感染、视网膜脱离加重等。术中出血多因血管损伤导致,轻微出血可通过电凝止血处理,严重出血可能影响手术视野。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表现为眼红、眼痛或分泌物增多,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视网膜脱离加重多见于复杂病例,术中需通过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填充等方式稳定视网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眼压升高,通常1-3天内自行缓解,持续升高时可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干预。黄斑区手术可能引起视物变形,多数3-6个月逐渐恢复。
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术后发生玻璃体再出血的概率较高,与血糖控制不良相关。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脆弱,术中发生医源性裂孔的风险增加。抗凝药物使用者在术前未规范停药时,出血风险显著上升。既往有葡萄膜炎病史者,术后炎症反应可能加重。少数患者对硅油填充物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持续眼睑肿胀,需更换填充介质。
建议术前完善眼底检查、眼压测量及全身状况评估,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保持术眼清洁干燥,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眼底情况,出现视力骤降、持续眼痛等症状时立即就医。术后1个月内避免游泳和重体力劳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等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