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肺部纤维化

风湿性肺部纤维化通常是指风湿性疾病继发的肺间质纤维化,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风湿性肺部纤维化主要表现为干咳、活动后气短、杵状指等症状,可通过高分辨率CT、肺功能检查等确诊。治疗需结合原发病控制与肺纤维化干预,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纤维化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发病活动是肺纤维化进展的关键因素。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可抑制免疫异常,延缓肺损伤。若出现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加重,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长期使用生物制剂如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时,需监测肺部感染风险。
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可快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肺泡炎导致的纤维化启动。初始治疗多采用中高剂量,后续根据症状缓解情况逐步减量。长期使用需预防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建议配合钙剂与维生素D滴剂。
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等适用于激素疗效不佳或需减少激素用量的患者。这类药物通过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减缓肺间质炎症,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若出现白细胞减少或转氨酶升高,应及时就医调整剂量。
吡非尼酮胶囊、尼达尼布软胶囊可干扰成纤维细胞增殖,降低肺功能下降速度。适用于中晚期肺纤维化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光敏感、腹泻等。用药期间需避免日晒,若出现持续性腹痛需排查胃肠道副作用。
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建议长期家庭氧疗。肺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操、上肢阻力训练等,可改善呼吸肌耐力。日常需避免接触粉尘、冷空气等刺激因素,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感染。
风湿性肺部纤维化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与胸部CT,监测病情进展。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类、蛋类,适量补充维生素E软胶囊等抗氧化剂。避免剧烈运动但需维持每日30分钟步行,居家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若出现发热、咳黄痰等感染征兆,应立即就医避免急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