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怎么能查出来

肛窦炎可通过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直肠超声、粪便常规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肛窦炎是肛窦及肛腺的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肛门坠胀、排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医生戴手套后用手指触摸肛管和直肠下端,检查肛窦区域是否有压痛、硬结或肿胀。该方法能直接感知肛窦炎症引起的局部组织变化,操作简便且成本低,是肛窦炎初步筛查的常用手段。检查前需排空粪便,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不适。
通过带有光源的漏斗形器械撑开肛管,直观观察肛窦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能清晰显示肛窦开口处脓性分泌物或息肉样增生,必要时可采集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检查时需采取膝胸卧位,镜体进入可能引发短暂胀痛。
高频超声探头经肛门插入,可显示肛窦黏膜层增厚、腺体扩张等深层结构改变。对判断炎症范围及是否形成肛周脓肿具有优势,能区分单纯性肛窦炎与合并瘘管的情况。检查前需清洁灌肠,无辐射适合孕妇等特殊人群。
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中白细胞、脓细胞数量,判断肠道炎症程度。若检出大量脓细胞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感染,需结合肛窦分泌物培养结果指导抗生素选择。检查前3天应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以防假阳性。
在肛门镜下钳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用于鉴别肛窦炎与结核、克罗恩病等特异性炎症。可明确黏膜层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是否有肉芽肿形成,是确诊疑难病例的金标准。术后需压迫止血并观察有无便血。
确诊肛窦炎后应保持肛门清洁,每日用温水坐浴2次,每次10分钟以促进炎症消退。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西蓝花、燕麦等食物软化粪便。避免久坐久站,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发热或肛门剧烈疼痛需及时复诊,警惕肛周脓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