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患者怎么锻炼身体

儿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0次浏览

关键词: #锻炼 #身体

小儿麻痹症患者可通过适度运动、肌肉训练、平衡练习、水疗康复、辅助器械等方式锻炼身体。小儿麻痹症即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或萎缩,需根据个体功能障碍程度制定锻炼方案。

1、适度运动

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走、骑固定自行车,每次15-30分钟。运动时需监测心率,控制在静息心率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次/分钟。避免跳跃、快跑等冲击性动作,防止关节损伤。建议家长协助记录运动时长和身体反应,每周锻炼3-5次为宜。

2、肌肉训练

针对未完全瘫痪的肌群进行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或1-2公斤小哑铃。重点训练股四头肌、臀肌等下肢大肌群,每组动作重复8-12次。训练时应保持躯干稳定,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代偿性动作。肌肉抽搐时应立即停止,次日训练量减半。

3、平衡练习

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坐位平衡、站立平衡训练。初期可借助平衡垫或靠墙练习,每次维持10-30秒。逐步过渡到单腿站立、平衡木行走等进阶训练。训练场所需配备防摔护栏,家长始终在旁保护。合并脊柱侧弯者需穿戴矫形支具后再训练。

4、水疗康复

利用水的浮力减轻体重负荷,水温保持在32-34℃。进行水中漫步、踢腿等动作,每周2-3次。水中可加入阻力板增强训练效果,但需避免水温过低引发肌肉痉挛。严重肌无力者需佩戴浮力腰带,由治疗师一对一辅助。

5、辅助器械

根据功能障碍选用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等支具。配合理疗器械如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刺激萎缩肌肉收缩。使用平行杠、助行器进行步态训练时,家长需调整器械高度至肘关节屈曲30度位置。定期复查调整支具适配度。

小儿麻痹症患者锻炼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运动前后进行15分钟肌肉拉伸。日常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肌肉修复。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导致体重增加加重关节负担。建议每3-6个月评估一次运动方案,由康复科医生根据肌力变化调整训练强度。出现肌肉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关节肿胀时应暂停锻炼并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