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骨折取下夹板要怎样锻炼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桡骨骨折取下夹板后可通过被动活动、主动活动、抗阻训练、功能性训练及物理治疗等方式逐步恢复腕关节功能。桡骨骨折多因外伤或骨质疏松导致,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
早期由他人辅助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等被动活动,动作需轻柔缓慢,每日重复进行3-4次,每次5-10分钟。被动活动有助于防止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暴力牵拉导致二次损伤。若出现明显疼痛需立即停止。
待疼痛减轻后开始自主腕关节屈伸练习,初期幅度控制在30度以内,逐渐增加至正常范围。可配合握力球训练增强前臂肌群协调性,每次训练10-15分钟。主动活动能加速纤维组织重塑,改善关节活动度。
骨折愈合后期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力训练,从轻度阻力开始逐步加强。重点锻炼旋前圆肌、旋后肌等前臂旋转肌群,每组动作重复8-12次。抗阻训练可重建肌肉力量,但需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负荷过重。
模拟日常抓握、拧毛巾等动作进行适应性训练,每日2-3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功能性训练能帮助恢复手部精细动作,训练中应关注动作质量而非速度,必要时可借助辅助器具完成。
采用超声波或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配合蜡疗缓解软组织粘连。物理治疗每周进行3-5次,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治疗期间需观察皮肤反应,出现过敏或不适需及时调整方案。
康复期间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牛奶、豆腐等富含钙质食物摄入,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愈合。训练强度以次日无疲劳感为宜,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关节活动度倒退应及时复查。定期进行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完全康复前禁止提重物或剧烈运动。